1991年被称为“Grunge音乐爆发的一年”,因为那一年,Nirvana乐队带着震撼人心的专辑《Nevermind》闯入了音乐界,但在这个划时代瞬间的背后,另一张同样重要的专辑《Bleach》却在之前的1989年悄然发布。Nirvana乐队当时的声誉尚在萌芽阶段,尽管他们的首张专辑《Bleach》仅售出四万张,但在当时独立发行的唱片界,这已经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。这张专辑不仅展示了乐队原始粗糙的一面,也为后来的音乐事业铺平了道路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就来深入探讨Nirvana乐队如何使用简陋的录音设备,创造了这颗璀璨的音乐瑰宝。
《Bleach》的录音是在西雅图的Reciprocal Recordings录音棚中完成的,这个地方如今依旧活跃着。录音过程仅用时30小时,分为6天完成,但对于当时资源匮乏的Nirvana来说,这样的制作条件实属难得。制作人Jack Endino负责了此项工作,他的收费仅为606.17美元,相当于今天的1500多美元,而这笔费用甚至是由当时的吉他手Jason Everman垫付的。Everman的名字出现在专辑封面上,尽管他并未参与录音。Kurt Cobain曾表示,将他的名字列入演出名单,以表达对其贡献的感谢。
在录音《Bleach》时,Nirvana的成员为Kurt Cobain和贝斯手Krist Novoselic,鼓手的角色由Chad Channing和Dale Crover担任。乐队的目标不仅仅是录制音乐,而是力求在极短的时间内,充分展现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热爱。整个专辑使用了Otari MX-5050 MkIII半英寸8轨录音机进行录制,吉他音箱通过SM58拾音,贝斯则借助Sennheiser MD421麦克风进行录制。值得注意的是,Kurt Cobain在录制时使用的麦克风与吉他音箱相同,这样的选择反映了他们追求粗糙声音的初衷。
再来看看Kurt Cobain的吉他设备。他在《Bleach》的录制过程中,使用了一把Univox吉他,配有双线圈拾音器,这种组合不仅提供了浑厚的音色,同时也独具个性。许多乐迷可能对这种吉他并不陌生,Univox Hi-Flier Phase III是该系列的一款经典之作,生产于1974年至1977年,双线圈拾音器被广泛认为输出功率高,给了Cobain极大的音色选择空间。Kurt Cobain在现场演出中也常常使用不同颜色的Hi-Flier吉他,这些变化不仅让演出丰富多彩,也展现了他的个性与对音乐的坚持。
音箱方面,Kurt Cobain使用的Randall Commander II晶体管音箱,在当时的现场表演中相当地流行。此外,这位音乐天才也在《Bleach》的录制期间使用了制作人Jack Endino的68 Fender Twin音箱,这种音箱以其浑厚的音质和强大的输出受到广泛欢迎。由此可见,Cobain对自己音色的追求已非常明确,致力于打造独特的Nirvana声音。
虽然《Bleach》的成功与现在的标准相去甚远,但它却是Nirvana成为文化现象的基石。很多乐迷热衷于解析Cobain的歌词,但在这张专辑中,乐队的核心关注点是音乐的声音。制作人Jack Endino曾回忆道,Nirvana在录音时专注于音乐本身,而不是歌词的内容。这种态度让整个专辑充满了激情与活力,成为了后续更进一步发展的基础。即便在CandBrooklyn的纪录片中,Kurt Cobain的不在乎歌词的态度,也深刻折射出他与Nirvana乐队对音乐本质的追求。
综上所述,尽管《Bleach》未能如《Nevermind》那样被广泛崇敬,但它独特的声音和氛围却深深植根于Nirvana的音乐历史之中。《Bleach》展现了Nirvana的原始力量与音乐才华,成为乐队重要演绎初期的象征,值得每一位音乐爱好者再度品味与反思。这张专辑不仅仅是一段历史,更是对后世乐队的一种影响与启发,Nirvana的魔力就在于这种自然而深邃的音乐表达,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